伴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房地产也向好,这本是好事,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在市场下行阶段吸取教训,那么楼市就很难走向良性循环,否则还会重蹈覆辙,甚至出现更大的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多数人都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很难从过去的思维中走出来,哪怕已经时过境迁,哪怕当前的环境已经大不相同,可是看着如今的购房者已经不像从前,开发商该如何变换思路?有时候即使开发商想通了,也有人想不通。
可以说,以前开发商尝尽了“买涨不买跌”红利,现在,购房者理性了,但开发商也在为深入骨髓的“买涨不买跌”观念而付出代价,最早的时候,购房者也是认为房价就是住的,可曾几何时,开发商让购房者们习惯了一个规律,买房子不仅仅是为了住,它更是一大笔财富。
这话没说错,现实的确如此,于是“买涨不买跌”深入人心,哪怕你是刚需,也知道我买房后必须对房价上涨抱有希望,渐渐地,也成了涨价的最好理由,抱团涨价就更是多见了,阻止降价更是司空见惯。
购房者成功被洗了,他们绝对相信,所以,房价涨得快,大家就喜欢抢着买。
于是,当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时候,哪怕坚持不住,也要死撑房价,就怕越降越不敢买,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懂。即使开发商同意降价了,地方也不一定同意。甚至我们还看到有些地方用涨价来去库存。
殊不知,过去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剥离了当前的市场环境谈经验恐怕只会丧失最佳机会。
未来房地产是一定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那就是探寻新的发展模式。可是如果不摆脱旧思想很难有主观能动性的内生改变。
5月10日和5月8日,经济日报连续发表两篇相似文章,分别为,《探索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就是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
文章一开头就说,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出现积极变化,但也存在隐忧。如何建立发展新模式至关重要。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是基本清晰的,发展新模式也须顺应大势。
可是,如今房地产的旧思想太根深蒂固,如果不能排除这种藩篱,就很难主动探寻新的发展模式,就是说白了还对过去的高增长思维抱有幻想,因为他们不相信房地产会转型。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以及房地产稳定大局已经决定了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旋律,房价不会大起大落。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这是必然的,当然不是否定其投资属性,而是要做到轻重有序。
我们绝不能再盲目崇拜“买涨不买跌”的铁律,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成为楼市调控目标,你不用担心房价会大涨大跌,但不代表市场没有起落,摒弃“买涨不买跌”思维恰恰是楼市成熟的标志。
现在急需打破这种固有的传统思维,所谓的买涨不买跌其实是典型的投机心理,他们都在赌,根本的人性是买跌然后再涨,投机心态不适合当下形势,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重点是住的需求。以自身真实需求为目的买房,方能不再患得患失。
有困难了降价,买了之后随着市场向好再慢慢涨价,这才是基本规律,也是长期看好的规律。而人为制造不能降价还能撑到何时?
对于买房后谁不想继续大涨?但要允许房价有适度的波动,不能因为有降价就不干了,如果这种事都惯着那大环境就完了,事实证明,今天再遇到降价这种事就很难处理,这都是有因的。
况且,今天大家不买单纯是因为房价涨跌的问题吗?表面上是,但根本上并非如此。不解释,大家都清楚。
房价自然是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影响。但现实中,房价好像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左右。有专家,有地方,更有老业主。
最近发生的某件事,让我们再次明白,一些地方维护房价不降的决心还是很大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地方在维护稳定上自然有责任,但如果把公关的话说成是买了房的业主同意你们发文阻止降价就有点太low了。
究其根本,还是背后的土地财政问题以及购房业主的切身利益,但有些利益不一定是合法的。可这种误导会给购房者带来巨大的影响,损失谁来承担?
我相信地方也不会承认说房价不能降,维护稳定跟不允许降价是两码事,二者根本不冲突,在维护稳定基础上,房价也是可以下跌的。但最近某地的公关说辞,不仅不会让购房者稳定,反而会激发更大的矛盾。
最大的问题在于再次助长了炒房者房价不能降不会降的嚣张气焰。因为他们可以拿这个说事,你看吧,房价就是降不了。
可事实上呢?房价现实中肯定会降的啊。那问题来了,买房者遇到这种事该不该维护自己的权益?
经济日报此前也表示过,“如果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受到限制,房企资金压力加剧,同时又要冲业绩,回款能力将是房企持续经营的关键。怎么提升回款能力?降价跑量可能是最直接的举措。”
而且现实中,我们不能否认一个问题,即使不承认降价,实际上各种让利各种活动都是实打实的降价,只是怕直接说降价影响大家心理,这又何必呢?这不是自欺欺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