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易婷
(资料图片)
“爱她就为她吃药。”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暂时麻痹精子的药物,该药 有望成为首个按需服用的男性避孕药。 在小鼠中,该药物大约在两小时内实现100%有效避孕,24小时后则完全恢复生育功能。
消息一经发出便登顶微博热搜,引发超3亿次阅读。在评论区网友们各持己见,激发一轮“口水战”。正方观点希望尽快大规模的上市,反方观点则认为不着急,害怕有副作用。
男性避孕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么?未来被批准用于人类的话,避孕套还是门好生意么?
“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男性避孕药并不是第一次在大家面前亮相了,只不过每一次都是 “只闻其名,不见其药”。 在大家看来有点像狼来了故事,但不同的是大多数人仍在期待这一款产品的落地。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发现一款名为WIN-18446的药物。其避孕成功率达标,不会影响到生殖能力,但在临床适用期间有一位试药者在喝酒后出现了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一研究则被喊停了。
后来也有不少男性避孕药的研究成果出现在论文中,但都因为存在影响心情、性欲等副作用而未曾与大众谋面。
《科学》杂志曾指出,试图寻找100%安全的男性避孕药,可能是这类药物研发进展缓慢的因素之一。这样的理由网友多数是不买账,表示女性避孕药同样存在副作用,凭什么只有女性需要承担风险。
2002年,一项对4大洲9个国家9000名男性的调查显示,55%的人愿意尝试新兴男性节育方法。到2017年,一项针对1500名18岁至44岁男性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同,自己对节育负有共同或唯一责任。
时至2023年,在情人节当天,一篇关于按需服用的男性避孕药的相关研究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美国纽约康内尔大学的Jochen Buck说:“这在男性避孕领域是完全革命性的。临床开发中的大多数男性避孕药只在8至12周才生效。”
此次小鼠实验显示在2小时内就能100%有效避孕,而后24小时后又能完全恢复生育功能。消息一经发布,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
多数网友直呼这一药物的发明将会是一伟大创举,期待它尽早临床然后上市。“爱她就为她吃药”“男性的福音来了”“快点上市”等字眼在评论区也能显见他们的情绪。它甚至被定义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但是在评论区,也有人发出了思考: 如果实验没要过99%的概率,那丝毫没有意义,男生吃了也会担心效果不佳,从而导致意外怀孕。希望药能做到真正的合格,不要有人成为药物的牺牲品。
也有少许人表示不太能接受,对药物的副作用持有谨慎态度。新品牌研究所发现激烈讨论battle的同时,有小部分人在担心会不会影响避孕套市场,相关企业会不会破产。事实上近年来避孕套企业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占据中国超过半数市场份额的杜蕾斯、杰士邦、冈本同样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现象。
卖不动的避孕套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避孕套都来自于同一个工厂,就是马来西亚的Karex康乐。其为杜蕾斯、ONE等200多个品牌代工,每年生产超55亿只避孕套。在业界有一句这样的话:“世界上每卖出5只避孕套,就有1只是康乐生产。”
2013年11月6日,康乐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之后不论是在全球消费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它都发展得顺风顺水。甚至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大家都认为疫情居家隔离会导致亲密关系的增加,避孕套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还出现了“全球避孕套短缺”的说法。
事与愿违,康乐发布的2020年财报以亏损收场。 根据往年财报显示,这是康乐自上市以来出现的首次亏损。其他避孕套企业同样面临糟糕的情况,就在去年5月,俄罗斯最畅销的安全套品牌之一“VIZIT”的生产销售商CPR GmBH公司就申请破产了。
而在避孕套品牌里,杜蕾斯、冈本和杰士邦长期在国内是避孕套“三杰”,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杜蕾斯占国内避孕套市场份额40%,冈本和杰士邦分别占10%。但是艾媒咨询显示, 近两年避孕套行业销量下降,杜蕾斯、杰士邦、冈本同样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现象,杰士邦还多次经历“易主”。
说起杰士邦,很多人都以为它是洋品牌,实际上它是地道的中国出土,它1998年由人福医药创办。只不过在它发展的历程中,历经了戏剧性的“人生”: 创立—甩卖—买回—再次出售。
命运多舛的杰士邦,在第一任“雇主”安思尔的运作下发展得十分顺利,成为了仅此于杜蕾斯的全球第二大安全套品牌。而后安思尔出于战略调整,又将杰士邦卖了。万万没想到的是,雇主确实老东人福医药。然而,杰士邦并没有继续发扬光大,反而持续走下坡路,2017年扣非净利润就出现了减少。
疫情几年,杰士邦的销量更是走下滑路,营销上也频频翻车,人福医药选择再次抛售杰士邦。近期,根据市场最新消息,杰士邦的母企乐福思中国业务去年分拆出售后,初步有意赴香港IPO,拟募资约3亿美元。其能否顺利IPO还得交给时间来检验。
国内避孕套市场情况不乐观也表现在做这么生意的人在不断减少。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至今,有2.24万家避孕套生产企业注销,还有不少新的品牌面世不久就倒下了。
为何不行了?
很多人不可思议,避孕套不是刚需么,怎么会卖不动了呢?其实这背后有较为清晰的市场逻辑。
第一,疫情这几年来,避孕套的消费需求其实是在逐渐减少,这里的消费场景主要指的家庭外。 据经济学博士报道家庭外的消费场景差不多占了50%,主要是:学生情侣、未同居的年轻情侣、异地恋、周末夫妻、婚外情和有偿性别服务。
近几年,各个地区不同程度的封控,这一块的需求自然被减少了。从星级酒店的营收就有一个直观的感受,2018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是2090亿元、1907亿元、1221亿元、1379亿元、944.59亿元。星级酒店这两年的收入大幅下滑,避孕套的使用次数也将随之减少。
第二,近两年避孕套的“集采”不如以前,这对国内避孕套市场来说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在过去,相关部分都会集中采购避孕套免费给市民发放,用于计生。身边一位媒体人告诉新品牌研究所:小时候在家总能看到当地妇女协会给家人发放的避孕套,数量还比较多,小孩还拿着当气球玩。但是近两年基本上没看到了。
这几年国家政策也在开始发生变化,计生委采购免费发放的避孕套从原来的定点采购变成市场竞标。这就意味着总数额不变或者下降的情况下,原本固定的十几家企业一起分蛋糕,现在是翻倍的企业一起抢。另外随着3胎政策的落地,避孕套的市场或多或少也会受影响。
第三,随着单身经济的崛起,也直接冲击了避孕套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新一代的独居年轻人逐渐增加,他们的消费观和婚姻观都在发生转变。对于两性关系上,也有不一样的理解,也就促使了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使用情趣用品。
一项调查显示,34.82%的受访者想要尝试情趣用品,28.13%的人认为情趣用品是“令人愉悦”的,只有不到一成的用户对此持排斥态度。与此同时,女性情趣用品也被更多消费者青睐。
一名90后年轻人告诉新品牌研究所:我身边很多人都是没有性生活的,主要是低欲望。丁香园曾报道称一项对近500名中国18~45 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消费者的在线调查显示,44%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性伴侣数量减少,37%的被调查者表示性生活次数减少。其中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多与家人住在一起。
种种因素下,避孕套卖不动的原因非常明显。
近日,杜蕾斯开通了抖音直播间,开始卖货了。点进去一看,和避孕套丝毫不挂钩,或许是怕开播就被封。但是在直播间内,直播还是会输出各种虎狼之词,比如又长又大,薄的,滑的等。句句不提“性”,句句不离“性”。
新品牌研究所还发现众多避孕套品牌开始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比如做手套、做两性情趣用品、健康产品等。显然,避孕套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寒冬,未来能否再依仗避孕套在市场上称霸一方,难也。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报:首个!男用避孕药,100%有效
【2】远川研究所:卖不动的避孕套,爱不动的一代人